對5年4班的我而言,尤雅唱的"情人再見"才是深植我腦海的"月夜愁",尤其是最後面那一句

"不知那一年,不知那一月,不知那一天,啊---啊!情人再見"---真的,我很難保證哪天恍神的時後,會唱出跟大家不一樣的詞 ! (先講好,自首無罪,指揮大人明察)

對照周添旺先生賦予這段旋律的三段詞:

“心內真可疑,想沒出,彼個人,啊 ! 怨嘆月暝”

“加添阮傷悲,心頭酸,目屎滴,啊 ! 無聊月暝”

“夢中來相見,斷腸詩,唱未止,啊 ! 憂愁月暝”

一樣是”流行歌曲”,一樣寫的是男女戀情,顯然周先生是愁多了 ! 失戀哪 !

 

如果不是一時興起查了一下資料,我不會知道原來這月夜愁的旋律起源曾經引起一陣討論:

維基百科當中(沒有列出參考來源)提到這首歌的旋律是來自平埔族歌謠,經馬偕醫生於20世紀初採集,並加以譜寫成聖詩〈拿阿美〉(Naomi),後來才在1933年由鄧雨賢將其重新編曲,並委由周添旺填詞。

(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9C%88%E5%A4%9C%E6%84%81)

我進一步再搜尋,找到可能是維基百科這段說法的依據:

郭乃惇 (1986),《台灣基督教音樂史綱》,橄欖文化基金會出版,p.72。

此外,在1986之後還有其他提到類似說法的著作,包括:

呂鈺秀(2003),《臺灣音樂史》,五南出版社,p. 87-89。

(呂鈺秀,維也納大學音樂學博士,目前在東吳大學音樂系任教)

洪善下(2005),“合唱文化對臺灣音樂價值及社群認同的建構”,成功大學藝術所碩士論文,p.15。

(洪善下曾經擔任成大「雙氧水重唱團H2O2」團長,該團曾獲「亞洲盃大專阿卡貝拉重唱比賽」冠軍,並代表中華民國於紐約參加「二○○四國際大專阿卡貝拉重唱大賽)

http://etdncku.lib.ncku.edu.tw/theses/available/etd-0117106-114154/withheld/etd-0117106-114154.pdf

不過,鄧雨賢先生的後人以及一些學者專家也提出不同看法,認為月夜愁曲調之原創應該是鄧先生沒錯,較近期完整之論述如下:

回應《月夜愁》歷史疑惑,樂覽第81期(“樂覽”為國立台灣交響樂團之定期出版刊物)

http://www.ntso.gov.tw/magazine02.aspx?id=84&cid=1066

看起來似乎這個曲調是馬偕博士採集的說法較無直接證據,如果有1933年(即鄧先生創作此曲之年代)之前的譜,可能會比較有說服力。再者,馬偕博士於1900年5月生病至1901年6月過世(馬偕博士略傳,滬尾文史工作室),看起來這段期間應無力採集田野曲調或配詞,因此維基百科當中提到的”……經馬偕醫生於20世紀初採集……”似乎在年代上還須考證。

有人唱過或看過這首〈拿阿美〉嗎 ? 徐敏芳老師的音樂教室有答案。

http://blog.yam.com/adrel/article/30745467

兩首歌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月夜愁是4/4拍,而聖詩〈拿阿美〉則是3/4拍,此外可能因為搭配詞的關係,在第3、第9小節節奏略有不同,其他地方旋律完全一致,而馬偕博士可讓這個旋律重覆配了11段歌詞(聖經《路得記》),阿門 !

 

所以這旋律到底跟月夜,跟愁有沒有關係 ? 不知道 ! 但是上揚唱片十幾年前出的《台灣四季》小提琴協奏曲版當中,秋天樂章的慢板選的正是這個月夜愁的旋律,當小提琴solo緩緩奏出這段主旋律時,搭配背景的大鍵琴的撩撥:

真愁到了底 !

 

註1: “情人再見”有很多人唱過,比較流行的還有陳芬蘭。

註2: 上揚出版的那張《台灣四季》是日本作曲家兼指揮家早川正昭仿照Vivadi 的小提琴協奏曲”四季”所編的,基本結構以四季分為四個樂章,在每一季都收錄三個民謠旋律為主題,分別以快、慢、快的速度呈現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成大校友合唱南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